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嘔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嘔乳

嘔乳,又名溢乳、傷乳吐,是指新生兒在哺乳後不自主地吐出飲用的乳汁。嘔乳的發生率約為10%至20%,通常在出生後的1至2周內最常見,但超過一個月後大多會自行消失。

嘔乳的原因

嘔乳的原因可能有多種:

  1. 胃腸道功能不成熟:新生兒的胃腸道功能尚未完全發育,導致對乳汁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,易出現嘔吐。
  2. 餵養不當:餵養過快、過急、過多或奶水溫度過高,都可能刺激胃腸道,導致嘔吐。
  3. 消化不良:新生兒的消化功能較弱,若進食的食物難以消化,也會引發嘔吐。
  4. 其他原因:例如腸胃炎、幽門狹窄、先天性心臟病等疾病,也可能導致嘔乳的出現。

嘔乳的治療方法

治療嘔乳的方法主要包括:

  1. 改進餵養方法:注意控制餵養速度和溫度,避免讓嬰兒飲食過快、過飽。
  2. 提供易消化的食物:可給予嬰兒食用一些易於消化的食物,如米湯、麵湯等。
  3. 藥物治療:若嘔吐症狀嚴重,可以考慮使用止吐藥物進行治療。

嘔乳大多數情況下是由餵養不當所導致的,只要改進餵養方法,一般情況下嘔乳問題就會自行解決。若嘔吐症狀嚴重或伴有其他症狀,應及時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