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陳復正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陳復正,字飛霞,廣東惠州人。幼年多病,嘗留心醫學,後又學丹鼎術、氣功,並雲游四方,具有豐富臨床經驗。嘗著《幼幼集成》,於兒科病證頗有創見,主張以「誤搐、類搐、非搐」為綱,以代替傷寒症驚風諸病證名,反對濫用寒涼於小兒,其治多有奇驗,診病重察指紋,對變蒸說亦頗有見解。此書現有多種版本流行於世。

陳復正(約1736-1795年),字飛霞,廣東惠州人。幼年多病,嘗留心醫學,後又學丹鼎術、氣功,並雲游四方,具有豐富臨床經驗。嘗著《幼幼集成》,於兒科病證頗有創見,主張以「誤搐、類搐、非搐」為綱,以代替傷寒症驚風諸病證名,反對濫用寒涼於小兒,其治多有奇驗,診病重察指紋,對變蒸說亦頗有見解。此書現有多種版本流行於世。

《幼幼集成》是清代醫家陳復正所著的兒科專著。全書分為上、下兩卷,上卷論述小兒生理、病理、診法、治法,下卷載有方劑、附錄等。

《幼幼集成》是一部臨床實用性很強的兒科專著,對後世兒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。

《幼幼集成》在兒科病證的命名上,主張以「誤搐、類搐、非搐」為綱,以代替傷寒症驚風諸病證名。陳復正認為,傷寒症驚風諸病證名不妥,因為這些病證並非都是由於傷寒所致,而且臨床表現也各不相同。因此,他提出以「誤搐、類搐、非搐」為綱,來命名兒科病證。

「誤搐」是指由於外感風寒、內傷飲食、情志不遂等原因引起的小兒驚風,臨床表現為抽搐、四肢強直、角弓反張等。

「類搐」是指由於小兒先天不足、後天失調等原因引起的小兒驚風,臨床表現為抽搐、四肢強直、角弓反張等,但程度較輕。

「非搐」是指由於小兒外傷、中毒等原因引起的小兒驚風,臨床表現為抽搐、四肢強直、角弓反張等,但程度較輕。

陳復正認為,誤搐、類搐、非搐三者雖然都屬於小兒驚風,但病因、臨床表現各不相同,因此在治療上也應有所區別。

對於誤搐,陳復正主張以辛溫解表、祛風散寒為法。對於類搐,陳復正主張以養陰清熱、化痰散結為法。對於非搐,陳復正主張以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為法。

陳復正的「誤搐、類搐、非搐」命名法,對後世兒科學的發展產生了很大影響。後世的兒科醫家大多沿用了陳復正的命名法,並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

《幼幼集成》在診法上,主張重察指紋。陳復正認為,小兒的指紋可以反映其生理、病理狀況。因此,在診斷小兒疾病時,要重視指紋的觀察。

陳復正在《幼幼集成》中指出,小兒的指紋有三種基本形態:魚鱗紋、渦紋和弓紋。魚鱗紋是指指紋上有許多細小的紋線,排列成魚鱗狀。渦紋是指指紋上有一個或多個圓形的紋線,紋線向中心旋轉。弓紋是指指紋上有一個或多個弧形的紋線,紋線向兩端延伸。

陳復正認為,魚鱗紋多見於健康的小兒,渦紋多見於體弱多病的小兒,弓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