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嘔吐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嘔吐是胃氣上逆所出現的症狀。《內經》、《傷寒論》、《金匱要略》等書曾將嘔、吐、乾嘔(金元後醫籍中稱為噦)清楚分辨。《醫經溯洄集》謂:「夫嘔者,東垣所謂聲物兼出者也。吐者,東垣所謂物出而無聲者也(語出《東垣試效方》)。至若乾嘔與噦,皆聲出而無物也。夫仲景以聲物兼出而名為嘔,以物出而名為吐,以聲獨出而名為乾嘔」。故言吐者,有吐涎、吐濁唾(即痰)、吐酸水、吐苦水等等,均不必有嘔聲;若言嘔者,必聲物俱出,而後世嶇吐並稱者,亦即古謂之嘔,多指嘔吐出胃中食物而言。至若噦(乾嘔),則另立專篇論述。嘔吐與惡心二者臨床上往往並見,惡心可能是嘔吐的早期症狀,嘔吐多兼有惡心,但惡心者,卻未必嘔吐(惡心可參見該條)。本篇所討論的嘔吐是指嘔吐出胃中食物的症狀。

常見證候

外邪干胃嘔吐:或外感風寒,或感冒暑濕之氣。外感風寒者,嘔吐必兼發熱、惡寒、頭痛、身痛、舌苔白、脈浮緊等症狀;感冒暑濕嘔吐者,必見發熱重,惡風或不惡風,頭痛、身重,脘悶惡心,舌苔白膩或黃,脈浮而數等症狀。

傷食嘔吐:嘔吐,脘胃脹滿,噯腐吞酸,厭聞食臭,惡食,惡心,每以嘔出為快,舌苔脈象往往正常。

胃寒嘔吐:若素體中焦陽虛,則飯後不久每反胃嘔吐,吐出物量不多,脘胃痞悶,每兼胃痛,噯氣,畏冷,形瘦肢困,舌淡,脈弱。若因暴食生冷,則脘胃痛甚,嘔吐可先出清水,後則繼以所食食物,以吐出為快,苔脈往往無明顯變化。

胃熱嘔吐:嘔吐而兼吞酸、噯腐等症狀,並見口臭,脘悶、溲赤,便秘,舌苔黃或膩,脈象弦或滑有力。

胃陰虛嘔吐:嘔吐劇烈,先吐出食物,食物吐盡繼之清水,清水吐盡繼之膽汁,不能飲食,甚至水入即吐,口渴不能飲,咽乾、舌紅,脈象細弱。

肝胃不和嘔吐:常惡心噫氣,胸悶脘痞,嘔吐時作,但吐出物量不多,胸脅痛疼,口苦,苔黃,脈弦。若情緒波動時,則嘔吐症狀加重。

鑒別分析

外邪干胃嘔吐:外邪一指寒邪襲表,一為暑濕傷衛,前者為表寒實證,後者乃表熱實證。外感寒邪者,如《傷寒論.辨太陽病脈證并治》所云:「或已發熱,或未發熱,必惡寒,體痛,嘔逆,脈陰陽俱緊」,此嘔逆即嘔吐,乃寒邪外束肌膚,衛陽不得發越,氣無從外越而上壅,「胃氣得寒則逆」(《傷寒貫珠集》),治當辛溫解表,外寒解則嘔逆癒,方用麻黃湯等方加減。若暑濕傷衛者,則發熱而微惡風寒,因濕阻中焦,故嘔吐之外,必兼脘腹痞悶、納呆、身重、肢困、或口中甜膩,或大便溏泄,舌苔膩等症狀。治當疏散表邪,芳香和中化濕,方用藿香正氣散加減。

胃寒嘔吐與胃熱嘔吐:二證一寒一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