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嘔吐苦水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嘔吐苦水,又稱嘔吐。見《症因脈治.吐水類》。

嘔吐苦水是指胃中苦水上逆而吐出,其味苦,多因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痰飲內停、胃氣不和等所致。臨床表現為反覆嘔吐苦水,伴有噁心、腹脹、噯氣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

治療上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可用香附、鬱金、半夏、陳皮等藥物治療。

嘔吐苦水的病因病機

1.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過食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,損傷脾胃,導致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水谷不化,聚而成痰,痰飲內停,阻遏胃氣,胃氣上逆,而致嘔吐苦水。

2.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橫逆犯胃,胃氣上逆,而致嘔吐苦水。

3.痰飲內停:痰飲內停,阻遏胃氣,胃氣上逆,而致嘔吐苦水。

4.胃氣不和:胃氣不和,升降失常,胃氣上逆,而致嘔吐苦水。

嘔吐苦水的臨床表現

1.反覆嘔吐苦水:嘔吐苦水是本病的主要臨床表現,其味苦,多在飯後或空腹時發作,嘔吐物多為苦水,量少,色清,伴有噁心、腹脹、噯氣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

2.其他症狀:根據病因不同,嘔吐苦水還可伴有其他症狀,如飲食不節者,可伴有腹痛、腹瀉等症狀;情志不遂者,可伴有胸悶、心悸、失眠等症狀;痰飲內停者,可伴有咳嗽、痰多等症狀;胃氣不和者,可伴有腹痛、腹脹、噯氣等症狀。

嘔吐苦水的診斷

根據患者的臨床表現,如反覆嘔吐苦水,伴有噁心、腹脹、噯氣、食欲不振等症狀,並結合病史,如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痰飲內停、胃氣不和等,可以診斷為嘔吐苦水。

嘔吐苦水的治療

1.飲食調理:飲食調理是治療嘔吐苦水的重要措施,應以清淡、易消化、富有營養的食物為主,避免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
2.藥物治療: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可用香附、鬱金、半夏、陳皮等藥物治療。

3.針灸治療:針灸治療可以緩解嘔吐苦水的症狀,常用穴位有足三里、內關、公孫等。

4.其他治療:如嘔吐苦水嚴重者,可採取輸液治療。

嘔吐苦水的預防

1.飲食宜清淡,不宜食用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
2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

3.適當運動,增強體質。

4.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和治療疾病

嘔吐苦水是中醫的一個病症,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反覆嘔吐苦水,伴有噁心、腹脹、噯氣、食欲不振等症狀。嘔吐苦水的病因病機較為複雜,主要包括飲食不節、情志不遂、痰飲內停、胃氣不和等。治療上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可用香附、鬱金、半夏、陳皮等藥物治療。飲食調理、針灸治療、其他治療等也是治療嘔吐苦水的重要手段。

嘔吐苦水的預防主要包括飲食宜清淡、保持心情舒暢、適當運動、定期體檢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