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沉脈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沉脈的特點和形成原因

沉脈是中醫脈象的一種,特點是輕取不應,重按始得。脈經中描述為「沈脈舉之不足,按之有餘」。沉脈主要是指脈搏的搏動幅度變小,脈搏的波動變得緩慢。沉脈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:

  1. 血液濃度增高:血液濃度增高時,會造成血液流動速度的減慢,進而導致脈搏的搏動幅度減小和波動緩慢,形成沉脈。
  2. 血管壁增厚:血管壁增厚,使得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速度減慢,同樣會導致脈搏的搏動幅度減小和波動緩慢,形成沉脈。
  3. 心臟功能減弱:心臟功能減弱導致心臟收縮力減弱,血液在血管內的流動速度也會減慢,進而形成沉脈。

沉脈的臨床表現

沉脈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脈搏的搏動幅度變小,脈搏的波動變得緩慢。
  2. 脈搏的節律不規則,有時會出現停跳的現象。
  3. 脈搏的質地堅實,有時甚至呈現彈性。

沉脈的診斷和治療

沉脈的診斷主要是通過患者的脈象來判斷。如果患者的脈象符合沉脈的特點,則可以診斷為沉脈。

沉脈的治療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進行判斷和綜合考慮。以下是不同形成原因的治療方法:

  • 血液濃度增高引起的沉脈可以通過服用利尿劑來降低血液濃度,從而改善沉脈的症狀。
  • 血管壁增厚引起的沉脈可以通過服用擴張血管藥物來擴張血管,從而改善沉脈的症狀。
  • 心臟功能減弱引起的沉脈可以通過服用強心藥物來增強心臟功能,從而改善沉脈的症狀。

沉脈在臨床上多見於心、肝、脾、腎等臟腑疾病。在診斷和治療沉脈時,需要根據患者的個別病情進行綜合考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