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腸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腸癰,中醫病名。癰疽之發腸部者。出《素問.厥論》。多因飲食失節,暴怒憂思,跌撲奔走,使腸胃部運化功能失職,濕熱邪毒內壅於腸而發。
《外科正宗》卷三:「腸癰者,皆濕熱瘀血流於小腸而成也。由來有三:男子暴急奔走,以致腸胃傳送不能舒利,敗血濁氣壅遏而成者一也;婦人產後,體虛多卧,未經起坐,又或坐草(胎產)艱難,用力太過,育後失逐敗瘀,以致敗血停積腸胃,結滯而成者二也;饑飽勞傷,擔負重物,致傷腸胃,又或醉飽房勞,過傷精力,或生冷併進,……氣血凝滯而成者三也。」
《金匱要略》:「腸癰者,少腹腫痞,按之即痛,如淋,小便自調,時時發熱,自汗出,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膿未成,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,不可下也,大黃牡丹皮湯主之」。
治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劑。若初起小腹疼痛,脈芤數者,可用大黃湯輕下之。若腸癰已潰膿者,則疼痛淋瀝不已,治宜托而補之,可選用七賢湯內服。由於癰生腸而部位不同,又有大腸癰、小腸癰、直腸癰之別。包括有急性闌尾炎、闌尾周圍膿腫等。證治參見有關各條。若腸癰向外穿破腹壁者,治同癰疽之內外治法。若傳統治療或保守療法難於取效,而膿將成並有形成潰膿之勢者,則應手術治療。
腸癰是一種中醫病名,多因飲食失節、暴怒憂思、跌撲奔走等原因,導致腸胃部運化功能失職,濕熱邪毒內壅於腸而發。
腸癰的症狀主要表現為少腹腫痛、按之即痛、如淋、小便自調、時時發熱、自汗出、復惡寒,其脈遲緊者膿未成,可下之,當有血;脈洪數者,膿已成,不可下也。
治療腸癰,宜活血化瘀解毒之劑。若初起小腹疼痛,脈芤數者,可用大黃湯輕下之。若腸癰已潰膿者,則疼痛淋瀝不已,治宜托而補之,可選用七賢湯內服。
由於癰生腸而部位不同,又有大腸癰、小腸癰、直腸癰之別。包括有急性闌尾炎、闌尾周圍膿腫等。證治參見有關各條。若腸癰向外穿破腹壁者,治同癰疽之內外治法。若傳統治療或保守療法難於取效,而膿將成並有形成潰膿之勢者,則應手術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