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八卦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內八卦
定義與定位
內八卦,又稱「八卦」,為中醫推拿學中常用之特定穴位組合,主要應用於小兒推拿,亦見於成人手法。其定位於手掌面,以掌心(勞宮穴)為圓心,至中指根橫紋約三分之二處為半徑,所畫之圓周。此區域按後天八卦方位分為八個卦位,分別對應乾、坎、艮、震、巽、離、坤、兌,各代表不同臟腑與功能。
八卦方位與臟腑對應
- 乾卦(西北方):主肺與大腸,與氣機宣降相關。
- 坎卦(正北方):屬腎與膀胱,調節水液代謝。
- 艮卦(東北方):對應脾胃,主運化與升清。
- 震卦(正東方):聯屬肝膽,疏泄情志與氣血。
- 巽卦(東南方):與肝膽相通,輔助震卦疏泄。
- 離卦(正南方):屬心與小腸,調節血脈與神志。
- 坤卦(西南方):主脾胃,與艮卦共司消化。
- 兌卦(正西方):對應肺與大腸,助乾卦宣發肅降。
操作手法與功效
推拿內八卦時,多以拇指或食指指腹沿圓周順時針或逆時方向運推,稱為「順運八卦」或「逆運八卦」:
- 順運八卦(自乾卦向兌卦推):性偏溫補,能寬胸理氣、健脾和胃,適用於食積、腹脹、咳嗽痰多。
- 逆運八卦(自兌卦向乾卦推):性偏清降,可降氣平喘、鎮靜安神,多用於嘔吐、呃逆、煩躁不安。
臨床應用
內八卦為調理氣機之要穴,通過對不同卦位的刺激,可針對性調節臟腑功能:
- 消化系統疾患:如積滯、腹瀉,多配合艮卦(健脾)、坤卦(化濕)。
- 呼吸系統病症:如咳嗽、哮喘,常取乾卦(宣肺)、兌卦(化痰)。
- 情志不暢:如驚啼、失眠,可重推震卦(疏肝)、離卦(安神)。
理論基礎
內八卦之設計融合《易經》八卦理論與中醫藏象學說,將方位、臟腑、氣血運行結合,體現「天人相應」之整體觀。其操作強調方向、力度與卦位配伍,以達到平衡陰陽、調和氣血之效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