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腸澼下血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腸澼下血,病證名。腸澼(痢疾)所致的便血。《脾胃論.腸澼下血論》:「腸澼者,為水谷與血另做一(氵瓜),如(氵即)桶涌出也。」詳見痢疾、血痢條。

腸澼下血是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,由細菌感染引起。主要症狀是腹瀉、腹痛、發熱,嚴重者可出現脫水、電解質紊亂、休克等。腸澼下血的治療以抗菌治療為主,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和電解質。

腸澼下血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
  1.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,飯前便後要洗手。
  2. 不吃生冷、不潔的食物。
  3. 避免接觸患者。
  4. 接觸患者後要及時洗手。
  5. 有條件的話可以接種腸道疫苗。

腸澼下血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死亡。因此,如果出現腸澼下血的症狀,一定要儘早就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