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丹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內丹
內丹為中醫及道家修煉術語,與外丹相對,指通過內在修煉於人體中凝練而成的能量結聚。此概念最早見於南朝僧慧思《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》:「借外丹力修內丹,欲安眾生先自安。」唐代《通幽訣》進一步闡釋:「氣能存生,內丹也;藥能固形,外丹也。」內丹術以人體為爐鼎,以精、氣、神為基礎物質,通過特定修煉步驟,使三者凝結為一體,形成內丹。
理論基礎
內丹術的核心思想源於道家「逆修返源」之說,主張通過修煉返歸先天狀態,以達長生駐世之效。其理論融合中醫經絡學說與臟腑學說,尤其重視「丹田」的作用。丹田分為上、中、下三處:
- 上丹田(泥丸宮):位於眉心深處,與神識相關。
- 中丹田(絳宮):位於膻中穴附近,主氣機調和。
- 下丹田(氣海):位於臍下三寸,為精氣儲藏之所,乃內丹凝結的關鍵部位。
修煉次第
內丹修煉遵循嚴密的步驟,強調「性命雙修」,即兼顧形體(命)與心神(性)的調養。主要分為以下階段:
- 築基:調和身心,補益氣血,使精、氣、神充盈,為後續修煉奠定基礎。
- 煉精化氣:將後天之精轉化為先天之氣,沿任督二脈運行小周天,強化氣機循環。
- 煉氣化神:進一步凝練氣與神,使氣化為神,達成大周天運轉,提升精神境界。
- 煉神還虛:超越形神束縛,達到天人合一之境,此階段被視為內丹修煉的最高層次。
術語與外丹之別
內丹術雖借用外丹術語如「爐鼎」「藥物」「火候」等,但意義截然不同:
- 爐鼎:指人體本身,而非外在器具。
- 藥物:指精、氣、神三寶,而非礦物藥材。
- 火候:喻修煉時的意念調控與呼吸節奏。
歷史發展與影響
內丹術於宋元時期臻於鼎盛,成為道教修煉的主流,並衍生出南宗、北宗等流派。南宗以張伯端為代表,主張「先命後性」;北宗以王重陽為首,強調「先性後命」。此術不僅深化了道家養生理論,亦對中醫氣血學說、經絡理論及靜坐導引等養生實踐產生深遠影響。
內丹術作為傳統修煉體系,至今仍具研究價值,其對人體能量運轉的探索,與現代氣功、身心醫學等領域亦有相通之處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