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內疔,中醫病名。指先有全身寒熱、頭痛、體痛而後發癰疽之症者。出《證治準繩.外科》卷二。其證先發全身性寒熱、體痛、頭痛,數日之後,始見胸腹、背脅或於頭面、手足間有一處甚痛,繼而腫起發疔者,此疔即謂之內疔。治宜急用霹靂火汗之,並內服敗毒散。若毒勢不盡,憎寒壯熱不減,宜內服五味消毒飲,或黃連解毒湯,或蟾酥丸。外用野菊花根、葉搗爛敷之。若初起之時,雖身體寒熱,體表尚未腫起,但腹痛甚者,有發內疔之徵候者,便可以內疔之病治療之。
內疔,又稱內疽,是指先有全身寒熱、頭痛、體痛而後發癰疽之症。其發病原因,多因感受風寒之邪,內蘊於里,復感濕熱,蘊結成毒,阻於經絡,結聚成癰疽。
內疔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全身寒熱、頭痛、體痛。
- 胸腹、背脅或於頭面、手足間有一處甚痛,繼而腫起發疔。
- 舌質紅,苔黃膩,脈滑數。
內疔的治療,以清熱解毒、化痰散結為主。常用方藥有五味消毒飲、黃連解毒湯、蟾酥丸等。外用可用野菊花根、葉搗爛敷之。
內疔的預後,一般較好。但若治療不當,或病情嚴重,則可導致敗血症、膿毒血症等嚴重併發症,甚至危及生命。
內疔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注意保暖,避免受寒。
- 飲食清淡,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,勤洗手、勤換衣。
- 一旦出現發熱、頭痛、體痛等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內疔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,發病率較高。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