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內煩

內煩是一種病證,是由於伏熱或吐後引起的心胸煩熱或煩悶。其症狀主要表現為心胸煩熱或煩悶,胸悶氣短、心煩意亂、坐臥不安等,嚴重者還可伴有口乾舌燥、口苦咽乾、大便乾燥、小便黃赤等症狀。

病因

內煩的病因可分為兩方面:一是由於伏熱內蘊,二是由於吐後傷及脾胃。

伏熱內蘊指體內有潛伏的熱邪,當熱邪過盛或機體抵抗力下降時,伏熱就會發作,引起內煩。

吐後傷及脾胃指嘔吐過度損傷了脾胃的功能,導致脾胃虛弱,運化失常,從而引起內煩。

治療方法

內煩的治療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:

  1. 清熱解毒:針對由於伏熱內蘊引起的內煩,可以使用中藥如黃連、黃芩、梔子等,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。
  2. 健脾和胃:針對由於吐後傷及脾胃引起的內煩,可以使用中藥如人參、白朮、茯苓等,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。
  3. 疏肝理氣:針對由於肝氣鬱結引起的內煩,可以使用中藥如柴胡、白芍、香附等,具有疏肝理氣的作用。

預防方法

預防內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:

  1.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攝取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
  2.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,戒菸戒酒,勞逸結合,適當運動。
  3. 增強體質,提高免疫力,以抵禦外邪的侵襲。

內煩是一種常見的病證,如果出現了內煩的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