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內傷,出自《素問·疏五過論》。

1.病因之一。泛指內損臟氣的致病因素。如七情不節、飲食饑飽、勞倦、房事過度等。

2.病證名。與內損同,由撞擊跌僕、強力負重或其他因素傷及臟腑氣血的一類病證。

內傷是指由於情志、飲食、勞倦、房事等因素,損傷臟腑氣血而引起的疾病。內傷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• 情志不遂:情志不遂,會導致肝氣鬱結,氣機不暢,進而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。如長期抑鬱、悲傷,可導致肝氣鬱結,出現胸脅脹悶、噯氣、食少、便秘等症狀;長期生氣、發怒,可導致肝氣上逆,出現頭痛、頭暈、目赤、耳鳴等症狀。
  • 飲食不節:飲食不節,會導致脾胃功能失調,進而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。如暴飲暴食,可導致脾胃受損,出現腹脹、腹痛、嘔吐、泄瀉等症狀;飲食過冷過熱,可導致脾胃陽氣受損,出現腹痛、腹瀉、嘔吐等症狀。
  • 勞倦過度:勞倦過度,會導致氣血耗損,進而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。如長期勞累,可導致氣血不足,出現疲倦乏力、面色蒼白、食欲不振等症狀;過度熬夜,可導致心肝血虛,出現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症狀。
  • 房事過度:房事過度,會導致腎精虧損,進而影響其他臟腑的功能。如長期房事過度,可導致腎精不足,出現腰膝酸軟、耳鳴、健忘等症狀。

內傷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方面:

  • 全身症狀:如疲倦乏力、面色蒼白、食欲不振、失眠多夢等。
  • 臟腑症狀:如胸脅脹悶、噯氣、食少、便秘等(肝氣鬱結);頭痛、頭暈、目赤、耳鳴等(肝氣上逆);腹脹、腹痛、嘔吐、泄瀉等(脾胃功能失調);心悸、失眠、健忘等(心肝血虛);腰膝酸軟、耳鳴、健忘等(腎精不足)等。
  • 其他症狀:如痤瘡、皮疹、脫髮、白髮等。

內傷的治療,以調理臟腑氣血為主。常用的方法有:

  • 疏肝理氣:可用柴胡疏肝散、逍遙散等。
  • 健脾益氣:可用參苓白朮散、四君子湯等。
  • 養心安神:可用天王補心丹、酸棗仁湯等。
  • 滋陰補腎:可用六味地黃丸、知柏地黃丸等。

內傷的預防,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
  • 保持良好的情緒,避免情志不遂。
  • 飲食有節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• 勞逸結合,避免勞倦過度。
  • 房事有度,避免房事過度。
  •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  • 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

內傷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會導致臟腑功能損害,甚至危及生命。因此,大家一定要重視內傷的預防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