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腸紅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腸紅,中醫名詞,又稱腸紅下血,是指大便帶血的一種症狀。其病因多為濕毒瘀熱留註大腸或脾陽不振統攝失司所致。臨床表現為大便帶鮮紅或暗紅色血,或有血塊,伴有腹痛、腹脹、便秘等症狀。治療上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,可用清熱化濕、和營消瘀、健脾溫中等法治療。
《雞鳴錄·後陰病》中記載:「腸紅者,大便下血也。因濕毒瘀熱留註大腸,或脾陽不振統攝失司所致。濕蒸熱毒,多見下血鮮紅;瘀熱留註,多見血塊紫殷。治宜清熱化濕,和營消瘀,用地榆散、芍藥湯等方。脾失統攝,多見血出稀淡,脘痞腹脹,難於飲食,舌淡苔白,脈沉細,治宜健脾溫中以攝血,用黃土湯、歸脾湯等方。因痔疾所致者,用羅漢散,以參三七或紅棗或稻根須煎湯調服。」
腸紅的治療方法,根據病因不同,可分為以下幾種:
- 濕毒瘀熱留註大腸型:症見大便帶鮮紅或暗紅色血,或有血塊,伴有腹痛、腹脹、便秘等症狀。治療上宜清熱化濕、和營消瘀,可用地榆散、芍藥湯等方。
- 脾陽不振統攝失司型:症見大便帶血色淡,脘痞腹脹,難於飲食,舌淡苔白,脈沉細。治療上宜健脾溫中以攝血,可用黃土湯、歸脾湯等方。
- 因痔疾所致型:症見大便帶血,伴有痔瘡疼痛、便秘等症狀。治療上可用羅漢散,以參三七或紅棗或稻根須煎湯調服。
腸紅的預防方法,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
- 保持大便通暢,避免便秘。
- 飲食清淡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肛門感染。
- 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
腸紅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,如果出現大便帶血的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