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傷飲食痙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內傷飲食痙

內傷飲食痙是小兒痙病的一種。小兒飲食不節,損傷脾胃之陽,導致嘔吐、腹瀉,津液枯竭,經脈失養,發為痙病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小兒面色蒼白,神疲乏力,四肢冰冷。
  • 腹痛拒按,嘔吐腹瀉,大便稀薄。
  • 舌淡苔白,脈細弱。

治療方法

  • 調理脾胃為主,用參苓白術散。
  • 若脾腎陽虛者,用理中湯加丁香、肉桂、肉果、訶子等溫補脾腎。

預防方法

  • 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暴飲暴食。
  • 避免生冷油膩食物。
  • 小兒飲食不應過量,應少食多餐,以免損傷脾胃。

《溫病條辨》中提到:

內傷飲食痙,小兒多有之,因食傷脾胃之陽,嘔吐、腹瀉,津液枯竭,經脈失養而致發痙。治宜調理脾胃,用參苓白術散。若脾腎陽虛者,用理中湯加丁香、肉桂、肉果、訶子之類。

參苓白術散

  • 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山藥、扁豆、蓮子、芡實、薏苡仁。
  • 作用:健脾益氣、滲濕利水。

理中湯

  • 組成:人參、白朮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  • 作用:溫中補虛、健脾益氣。

內傷飲食痙的治療以調理脾胃為主,如有脾腎陽虛,則可加用理中湯加丁香、肉桂、肉果、訶子等溫補脾腎。

內傷飲食痙的預防應注意飲食衛生,避免暴飲暴食,不食生冷油膩食物。小兒生長發育迅速,消化功能較弱,飲食不宜過量,應少食多餐,以免損傷脾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