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傷燥痰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內傷燥痰,病證名。燥痰證之一。見《症因脈治.內傷痰症》。證見咳嗽喘逆,痰火上升,時咳時止,痰不能出。連嗽不已,面赤氣升。多因肺腎陰虧,或膏粱厚味,腸胃積熱,火灼津液而致。治宜養陰潤肺為主,選用二冬二母湯、二母固本丸、養陰清肺湯等。因膏粱積熱者,宜節齋化痰丸。參見燥痰條。
內傷燥痰,是指因肺腎陰虧,或膏粱厚味,腸胃積熱,火灼津液而致的燥痰證。其主要臨床表現為咳嗽喘逆,痰火上升,時咳時止,痰不能出,連嗽不已,面赤氣升。
治療上,宜以養陰潤肺為主,可選用二冬二母湯、二母固本丸、養陰清肺湯等。若因膏粱積熱者,宜節齋化痰丸。
以下是《症因脈治.內傷痰症》中關於內傷燥痰的論述:
“內傷燥痰,多因肺腎陰虧,或膏粱厚味,腸胃積熱,火灼津液而致。其證見咳嗽喘逆,痰火上升,時咳時止,痰不能出。連嗽不已,面赤氣升。治宜養陰潤肺,清熱化痰。方用二冬二母湯,二母固本丸,養陰清肺湯等。”
內傷燥痰的病因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肺腎陰虧:肺主肅降,腎主納氣,肺腎陰虧則肺氣失降,腎氣不納,水液上泛,形成痰濁。
- 膏粱厚味:膏粱厚味,滋膩生痰,過食膏粱厚味,會導致痰濕內生。
- 腸胃積熱:腸胃積熱,灼傷津液,津液被灼傷則變為痰濁。
內傷燥痰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點:
- 咳嗽喘逆:內傷燥痰,肺氣失降,會導致咳嗽喘逆。
- 痰火上升:內傷燥痰,痰中蘊含火熱之邪,會導致痰火上升。
- 時咳時止:內傷燥痰,痰火上升,會導致咳嗽時輕時重,時咳時止。
- 痰不能出:內傷燥痰,痰中蘊含火熱之邪,會導致痰難以排出。
- 連嗽不已:內傷燥痰,痰火上升,會導致咳嗽連續不斷,不易止咳。
- 面赤氣升:內傷燥痰,痰中蘊含火熱之邪,會導致面色潮紅,氣喘吁吁。
內傷燥痰的治療,宜以養陰潤肺為主,可選用二冬二母湯、二母固本丸、養陰清肺湯等。若因膏粱積熱者,宜節齋化痰丸。
二冬二母湯,由二冬、二母、天冬、麥冬、五味子、杏仁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養陰潤肺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二母固本丸,由二母、熟地黃、山藥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補益肺腎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養陰清肺湯,由百合、麥冬、天冬、沙參、玉竹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養陰潤肺、化痰止咳的功效。節齋化痰丸,由黃連、黃芩、黃柏、白芥子、半夏、陳皮、茯苓、甘草等組成,具有清熱化痰、燥濕止咳的功效。
內傷燥痰,是一種常見的肺系疾病,其病因複雜,臨床表現多樣,治療上宜辨證施治。若有相關症狀,建議及早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