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外丹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內外丹

內丹

內丹為道教修煉術語,亦為中醫養生理論中的重要概念。其核心思想在於通過人體自身的精、氣、神三寶進行煉養,以達到強身健體、延年益壽,甚至超凡入聖的境界。

理論基礎

內丹學說主要基於《黃帝內經》及後世道家經典,認為人體是一個小宇宙,與天地大宇宙相應。修煉內丹即是模擬宇宙生成變化的過程,通過調息、存想、導引等方法,使人體內的精氣神凝聚成「丹」。

修煉方法

  1. 煉精化氣:將先天之精轉化為氣,此階段注重調息與意守丹田。
  2. 煉氣化神:進一步將氣昇華為神,強化精神意識的統御能力。
  3. 煉神還虛:使神與虛空合一,達到天人相應的境界。

內丹修煉強調「性命雙修」,即兼顧形體的鍛煉(命功)與心性的修養(性功),並以任督二脈為主要運行路徑,形成「小周天」與「大周天」的循環。

外丹

外丹指通過礦物、草本等外在物質煉製而成的丹藥,為古代道教與中醫藥物學的重要實踐。外丹術起源於先秦時期的方仙道,至漢唐時期達到鼎盛,並對中醫藥學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。

主要原料

外丹的煉製材料多為金石礦物,如:

  • 朱砂(硫化汞):被視為至陽之物,常用作主藥。
  • 黃金、白銀:象徵不朽,認為服食可令人長生。
  • 鉛、汞:用於化合反應,形成「還丹」等產物。

煉製理論

外丹術以陰陽五行學說為指導,認為通過火候控制與藥物配伍,可模擬天地造化,煉製出具有神奇功效的丹藥。其過程包括:

  1. 飛伏:使藥物昇華或沉澱。
  2. 轉化:通過化學反應改變物質性質。
  3. 點化:以少量丹藥引發質變。

儘管外丹術在歷史上因毒性問題逐漸式微,但其對中藥炮製學與化學的貢獻不可忽視,許多煉丹技術後來被應用於中藥製劑的改良。

內外丹的關係

內丹與外丹雖有內外之別,但理論上相互貫通。外丹強調「假物以自固」,而內丹則主張「反求諸己」。唐宋以後,隨著外丹術的衰落,內丹成為主流,但其術語與理論框架仍深受外丹影響,如「金丹」、「爐鼎」等概念均被內丹學所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