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外踝傷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內外踝傷

內外踝傷,亦稱踝關節扭傷,是指內踝、外踝關節部位軟組織損傷的總稱,其中包括內踝韌帶損傷、外踝韌帶損傷、跟腱損傷、距骨骨折等。這類傷害通常由於跌打、扭挫等而引起。常見症狀包括局部腫脹、疼痛,壓迫時痛感劇烈,並出現功能障礙,嚴重時可能會出現足內翻或外翻畸形。

診斷內外踝傷應根據患者的病史、臨床表現以及輔助檢查進行。

內外踝傷的治療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局部處理:應進行冰敷、熱敷、按摩、理療等,以幫助緩解疼痛和腫脹。
  2. 固定:使用石膏或夾板固定踝關節,減輕疼痛和腫脹,促進局部血液循環。
  3. 藥物治療:可選擇口服或外用消炎止痛藥物,如布洛芬、扶他林等。
  4. 手術治療:對於嚴重的內外踝傷,如有骨折或脫臼,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治療。

一般情況下,內外踝傷的預後良好。但如果未能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踝關節功能障礙,甚至殘疾。

根據《證治準繩.外科》卷六的記載,治療內外踝傷的方法為:將踝部手法複位至正常功能位置,進行夾縛固定,局部外用熱敷、消腫止痛藥物即可。內服方面,可選用復元活血湯、七釐散等。此外,還可通過進行功能鍛煉來幫助腫脹消退。

內外踝傷是一種常見的外傷,如果出現相關症狀,應儘早就醫以防止病情惡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