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內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內燥,病證名。由陰津耗傷而致的燥證。多在熱病後期,或吐瀉、出汗、出血過多,損傷津液所致;或因營養不良、瘀血內阻,而引起津血不能滋潤所致。症見骨蒸潮熱、心煩口渴、唇舌乾燥、皮膚皺裂、毛髮不榮、[肌肉消瘦](/dic/5221)、大便秘結,小便短少等。

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:“諸有熱病,皆屬於火,火者陽也,陽盛則陰衰,陰衰則陽愈盛,陽盛則陰愈衰,相持不已,故為熱病。”熱病久延不愈,陰津耗傷,則可出現內燥證。

《諸病源候論》:“內燥者,陰津不足,不能潤燥也。”《醫學入門》:“內燥者,陰津不足,不能潤燥,故骨蒸潮熱,心煩口渴,唇舌乾燥,皮膚皺裂,毛髮不榮,肌肉消瘦,大便秘結,小便短少。”

內燥的病因主要有三個方面:

1.熱病後期,陰津耗傷。熱病久延不愈,耗傷陰津,陰津不足,不能滋潤肌膚、臟腑,則可出現內燥證。 2.吐瀉、出汗、出血過多,損傷津液。吐瀉、出汗、出血過多,均可導致津液損傷,陰津不足,不能滋潤肌膚、臟腑,則可出現內燥證。 3.營養不良、瘀血內阻,而引起津血不能滋潤。營養不良,可導致津液不足;瘀血內阻,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,津液不能輸布,均可導致內燥證。

內燥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1.骨蒸潮熱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滋養骨骼,故可出現骨蒸潮熱。 2.心煩口渴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濡養心神,故可出現心煩口渴。 3.唇舌乾燥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滋潤口唇、舌頭,故可出現唇舌乾燥。 4.皮膚皺裂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滋潤皮膚,故可出現皮膚皺裂。 5.毛髮不榮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滋養毛髮,故可出現毛髮不榮。 6.肌肉消瘦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滋養肌肉,故可出現肌肉消瘦。 7.大便秘結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潤腸通便,故可出現大便秘結。 8.小便短少。由於陰津不足,不能利水消腫,故可出現小便短少。

內燥的治療以滋陰潤燥為主。可用生地、麥冬、天冬、百合、沙參、玉竹、石斛、知母、黃柏、黃連、玄參、天花粉等滋陰潤燥的藥物治療。

內燥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:

1.注意飲食調養,多吃滋陰潤燥的食物,如百合、銀耳、蓮子、山藥、枸杞、桑葚、葡萄、西瓜等。 2.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 3.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。 4.適當鍛鍊,增強體質。 5.定期體檢,早期發現、早期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