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納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納氣,即補腎納氣。指用補腎藥物治療腎不納氣所致虛喘的方法。詳補腎納氣條。

納氣,指呼吸作用。《素問·五藏別論》:“肺主氣,司呼吸出入。”《靈樞·本神》:“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肺,合而為氣,上奉於心,通於喉嚨,出於鼻,名曰鼻息之氣。”

腎不納氣,指腎虛不能納入肺所吸入之氣。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》:“腎不納氣,則喘促氣短,面色青白,頭目眩暈,腰膝酸軟,四肢無力,小便清長,大便溏薄。”

補腎納氣,即用補腎藥物治療腎不納氣所致虛喘的方法。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》:“腎不納氣,宜補腎納氣。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。”

六味地黃丸由熟地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丹皮組成。熟地黃補腎陰;山藥、山茱萸補腎陽;茯苓利水滲濕;澤瀉利水消腫;丹皮清熱涼血。本方具有補腎陰陽、利水消腫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補腎納氣法適用於腎不納氣所致的虛喘。臨床表現為喘促氣短,面色青白,頭目眩暈,腰膝酸軟,四肢無力,小便清長,大便溏薄。治療宜以補腎納氣為法,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。

六味地黃丸加減:熟地黃15克,山藥15克,山茱萸10克,茯苓10克,澤瀉10克,丹皮10克。水煎服,每日1劑。

本方具有補腎陰陽、利水消腫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適用於腎不納氣所致的虛喘。

注意事項:

1.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。 2.孕婦、哺乳期婦女、兒童不宜使用。 3.對本方過敏者禁用。 4.本方有出血傾向者慎用。 5.本方服用期間,應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膩、生冷等刺激性食物。 6.本方服用期間,應注意休息,避免勞累。 7.本方服用期間,如有不適,應及時停藥,並諮詢醫師。

納氣,中醫名詞。指呼吸作用。《素問·五藏別論》:“肺主氣,司呼吸出入。”《靈樞·本神》:“五臟六腑之精氣,皆上注於肺,合而為氣,上奉於心,通於喉嚨,出於鼻,名曰鼻息之氣。”

腎不納氣,指腎虛不能納入肺所吸入之氣。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》:“腎不納氣,則喘促氣短,面色青白,頭目眩暈,腰膝酸軟,四肢無力,小便清長,大便溏薄。”

補腎納氣,即用補腎藥物治療腎不納氣所致虛喘的方法。《醫宗金鑒·雜病心法要訣》:“腎不納氣,宜補腎納氣。方用六味地黃丸加減。”

六味地黃丸由熟地黃、山藥、山茱萸、茯苓、澤瀉、丹皮組成。熟地黃補腎陰;山藥、山茱萸補腎陽;茯苓利水滲濕;澤瀉利水消腫;丹皮清熱涼血。本方具有補腎陰陽、利水消腫、清熱涼血的功效。

補腎納氣法適用於腎不納氣所致的虛喘。臨床表現為喘促氣短,面色青白,頭目眩暈,腰膝酸軟,四肢無力,小便清長,大便溏薄。治療宜以補腎納氣為法,可用六味地黃丸加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