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納支法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納支法是中醫子午流注針法內容之一,又稱納子法。十二經脈按流注順序挨配十二時辰,當其時針刺其母穴為補,過其時針刺其子穴為瀉。
《難經.七十二難》丁德用註:「其經絡有二十四,日有二十四時,皆相合。此凡氣始至而用針取之,名曰迎而奪之,其氣流注終而內(納)針,出針捫穴,名曰隨而濟之。」
《針灸大全》載《十二經配地支歌》:「肺寅大卯胃辰宮,脾巳心午小未中,申胱酉腎心包戌,亥焦子膽醜肝通。」
《針灸大成》:「迎者,迎其氣之方來,如寅時氣來注於肺,卯時氣來注於大腸,此時肺、大腸氣方盛,而奪瀉也。隨者,隨其氣之方也,如卯時氣去註大腸,辰時氣去注於胃,此時正虛而濟補之也。餘仿此。」
參見子母補瀉和納支補瀉條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