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南政之歲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南政之歲,乃中醫運氣學說中重要概念,出自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,與北政之歲相對,為干支紀年與六氣司天在泉相配之特殊歲運分類。其說深植於五運六氣理論體系,涉及天地陰陽之氣交變規律。
按《素問》所載,南政之歲特指歲支屬亥、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之年份。此六支分屬北方亥子丑與東方寅卯辰,在河圖洛書方位中皆處陽儀之位,主陽氣司天。其歲運特徵為「陽道實」,天氣自上而下施化,地氣自下而上承應,形成「君火臨上,相火守位」之氣化格局。
從五運六氣角度析之,南政歲支對應三陰三陽之司天在泉關係有特殊表現:
- 亥子丑年(太陽寒水司天)與寅卯辰年(少陽相火司天)皆屬南政
- 其脈象變化尤顯於人體上部,《素問》所謂「南政之歲,三陰在天,則寸不應」即指此
- 與北政之歲「三陰在泉,則尺不應」形成陰陽對應關係
在臨床氣候推演方面,南政之歲主司天之氣顯著:
- 亥子丑年(太陽司天)寒水之氣偏勝
- 寅卯辰年(少陽司天)相火之氣易亢 此與北政之歲主在泉之氣為用形成對照,反映「上者右行,下者左行」的天地氣機運動規律。
歷代醫家對此頗有發揮,王冰注云:「南政面南布政,其氣自北而南」,張介賓《類經》進一步闡釋:「南政者,陽年也,天干甲丙戊庚壬為五陽年,地支子寅辰午申戌為六陽支」。然須注意《素問》原文專以地支劃分南政,與後世部分醫家結合天干之論略有差異。
此概念在五運六氣推演中具實際應用價值,如《素問·至真要大論》論脈診時強調:「南政之歲,少陰司天,則寸口不應」,提示南政年份司天之氣對人體脈象的特定影響,此為「天人相應」理論之具體體現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