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腦鳴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腦鳴
腦鳴,又稱天白蟻,為中醫證名,指患者自覺頭腦內有蟲蛀般鳴響之症狀,狀如蟻行或細蟲蠕動之聲。《雜病源流犀燭·頭痛》記載:「有頭腦鳴響,狀如蟲蛀,名曰天蟻者。」此症多因上焦火熱上擾,或痰濕壅滯清竅所致,臨床辨證需分虛實,並依體質差異施治。
病因病機
- 火熱上擾:
瘦人多見,因陰虛火旺或肝膽火熾,上炎頭竅,擾亂清陽,發為腦鳴。症見鳴響頻作、口乾煩躁、面赤頭脹,舌紅苔黃,脈弦數。 - 痰濕阻竅:
肥人多見,因脾虛濕盛,痰濁內生,上蒙清竅,阻滯氣機。症見頭重昏蒙、胸悶嘔惡,舌苔白膩,脈滑。 - 氣血虧虛:
久病體弱或勞倦過度,致氣血不足,腦髓失養,虛風內動而鳴響。症見鳴聲細弱、眩暈乏力,舌淡脈細。 - 腎精虧損:
年老或房勞傷腎,精髓空虛,頭竅失濡,發為虛鳴。症見腰膝酸軟、耳鳴遺精,脈沉弱。
辨證論治
實證
- 火熱證:
治宜清泄上焦火熱,方用涼膈散加減,或選薄荷、梔子、黃芩、石膏、川芎、細辛、芽茶等藥,疏風清熱、通竅止鳴。 - 痰濕證:
治宜化痰祛濕、開竅降濁,方用半夏白朮天麻湯合黃連溫膽湯,或選半夏、茯苓、枳實、膽南星、蒼朮、黃柏等藥,佐以芽茶升清降濁。
虛證
- 氣血兩虛:
治宜益氣補血,方用獨參湯或保元湯,重用人參、黃耆補益中氣。 - 腎精不足:
若腎陰虛者,用六味地黃丸滋陰填精;腎陽虛者,用八味腎氣丸或鹿茸丸溫補下元;亦可選茸朱丹(鹿茸、硃砂)鎮攝浮陽。
外治法
《雜病源流犀燭》提及以茶子末吹鼻,取茶葉升清透竅之效,適用於痰火或風熱上攻之腦鳴。
相關名詞
此症與天白蟻描述相似,均以頭內異響為特徵,然天白蟻多偏痰火為患,治療可互參。
腦鳴一症,需詳辨體質與病因,虛實分治,方能切中病機。歷代醫家如張璐《張氏醫通》強調「實者下奪,虛者調補」,臨床尤當靈活變通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