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腦痛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腦痛
病證名,指外邪侵襲腦部所致的劇烈頭痛,首見於《中藏經》卷中。此症多因風熱、寒邪或風寒濕邪上擾清竅,邪氣入腦而發。
病因病機
- 風熱上攻:風熱之邪乘虛入腦,鬱而化火,壅滯經絡,導致頭目昏眩疼痛。
- 寒邪直中:冬月大寒侵襲腦部,寒性收引,凝滯氣血,引發腦痛連及齒痛,甚則項筋拘急。
- 風寒濕夾雜:風寒濕邪共同犯腦,阻遏清陽,使頭部動搖不穩,疼痛纏綿。
證候表現
- 頭部劇痛,或連及齒齦。
- 頭目昏眩,項背筋脈拘急。
- 頭部動搖不安,遇寒加重。
治法與方藥
-
風熱入腦
- 治法:辛涼散邪,疏風清熱。
- 方藥:羌活湯(《脈因證治》),以羌活、防風、薄荷等疏風透熱。
-
寒邪犯腦
- 治法:溫經散寒,通絡止痛。
- 方藥:羌活附子湯(《醫鈔類編》),以附子、羌活、細辛等溫散寒邪。
-
風寒濕雜至
- 治法:祛風散寒,除濕通絡。
- 方藥:
- 羌活散:主治風濕頭痛,腦痛項強。
- 麻黃散:發汗解表,散寒止痛。
- 細辛散:溫通經脈,治腦痛連齒。
- 蠍梢散:搜風通絡,緩解頑固頭痛。
相關病證辨析
- 腦風:與腦痛相似,但腦風多因風邪上襲,痛勢緩而綿長,可參考《黃帝內經》「風氣循風府而上,則為腦風」之論。
腦痛一證,須辨明外邪性質,對證施治,尤重疏通經絡、調和氣血,以恢復清竅之清明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