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倪維德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倪維德(1303-1377年),字仲賢,元末明初著名醫學家。祖籍大梁(今河南開封),後遷居吳縣(今江蘇蘇州)。出身醫學世家,幼習儒學,後繼承家業,潛心鑽研醫術。其醫學思想深受儒家影響,主張「醫為儒者之一事」,強調醫者須通曉傷寒、內傷、婦科、兒科等各科診治,並應力求兼精。
倪維德在臨床實踐中,察覺當時醫界獨缺系統性眼科專著,遂撰寫《原機啓微》二卷(成書於1370年),為現存較早的眼科醫學典籍。該書以中醫理論為基礎,深入剖析眼病機理,提出「九論」闡述眼疾病因、病機及治療原則,涵蓋外感、內傷、臟腑失調等多方面因素。書中更附方劑四十餘首,詳述藥物配伍與炮製方法,體現其對眼科用藥的獨到見解。
《原機啓微》融合《內經》理論與臨床經驗,尤其重視「五輪八廓」學說,將眼部結構與臟腑經絡相聯繫,強調「目為肝之竅」,並提出「風火痰濕瘀」為眼病常見病邪。書中治法兼顧內服、外治,如以滋陰降火法治虛火目赤,或以祛風散邪法治外障眼病,展現倪氏辨證論治的嚴謹思維。
晚年隱居敕山,築別墅自居,號「敕山老人」,仍致力醫道。其學術成就不僅填補了當時眼科理論的空白,更對後世中醫眼科學發展影響深遠,明代《普濟方》等醫籍亦多引其論述。倪維德之醫學貢獻,彰顯了元明之際中醫專科化的趨勢,亦反映儒醫並重的學術特色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