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逆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逆證

逆證是指病情不按一般規律發展,突然加重而出現的證候。逆證的原因有多種,可能是正虛邪盛,也可能是治療及護理失當所致。

例如,麻疹初起時,若是因風寒閉束而出現疹粒暗淡不透、咳喘及鼻煽,這就是逆證的表現。同樣,如果是因熱毒壅滯引起的麻疹,則病人可能會出現譫語煩躁和疹色紫赤。此外,麻疹患者如果是因氣虛而出現神乏、疹粒淺淡稀落難出,或是出現下利不止的症狀,這些也都屬於逆證。

治療逆證的原則是“急則治其標,緩則治其本”。這意味著,如果是正虛邪盛造成的逆證,宜以扶正祛邪的方法來治療;如果是因治療及護理失當所導致的逆證,則應修正治療及護理方法。

以下是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·麻疹》中對逆證的描述:

  • 麻疹初起,風寒閉束,疹粒暗淡不透,咳喘鼻煽,此為逆證。
  • 麻疹初起,熱毒壅滯,譫語煩躁,疹色紫赤,此為逆證。
  • 麻疹初起,氣虛神乏,疹粒淺淡稀落難出,此為逆證。
  • 麻疹初起,下利不止,此為逆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