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溺赤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溺赤,證名

溺赤是指小便顏色發紅的一種症狀,又稱尿赤、小便赤。在《素問.六元正紀大論》中提到,如果小便呈黃赤色,嚴重的話可以形成淋證。

這種症狀的病因主要有兩個方面:一是由於熱邪入侵膀胱,導致膀胱的氣化功能失調,從而使小便變紅;二是由於濕熱下注,滯留在膀胱中,同樣會影響膀胱的氣化功能,最終導致小便發紅。

溺赤的臨床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:小便呈鮮紅色或暗紅色,尿量減少,尿頻,尿急,尿痛,下腹部脹痛,舌質紅,舌苔薄黃,脈搏滑數。

治療溺赤的方法主要是清熱利尿和通淋散結。常用的方劑包括五淋散、八正散、滑石通淋丸等。

預防溺赤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:注意飲食衛生,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,不飲酒,不熬夜,保持良好的排尿習慣,適度運動,增強體質。

溺赤是中醫學中常見的一種症狀,如果出現了上述症狀,應盡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