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捏腕骨入髎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捏腕骨入髎法,又稱捏腕骨法,是一種中醫傷科正骨手法,用於治療腕關節脫臼。腕關節是由橈骨、尺骨和月骨構成的,其中月骨最易脫位,而且以月骨向掌側(即前方)脫位最為常見。

施術時,醫者可握住患者的手指(前脫手心向上,後脫手心向下)向遠端牽引,同時另一手拇指下壓尺橈骨下端或突出的腕骨,即可使患關節複位。

捏腕骨入髎法見於明代醫學著作《傷科彙纂》卷一,原文如下:

「捏腕骨入髎法,凡腕骨脫出,以手握其指,向遠端牽引,以一手拇指下壓尺橈骨下端或突出之骨,即得入髎。」

捏腕骨入髎法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手法,但需要醫者有一定的臨床經驗,才能準確地判斷脫位的部位和程度,並採取合適的治療方法。

如果患者出現腕關節疼痛、腫脹、活動受限等症狀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