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牛癇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牛癇,又稱牛癲,是指牛患有的癇病,屬於六畜癇之一。六畜癇是指六種常見家畜,包括牛、馬、羊、雞、狗、豬,患有的癇症。

牛癇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:突然倒地、口吐白沫、四肢抽搐、角直立、眼球上翻、呼吸急促、心跳加快、體溫升高、大小便失禁等症狀,常伴有驚恐不安、叫喊哭鬧等神志異常的表現。牛癇的病因多與外感風邪、內傷肝陽上亢、痰熱壅盛、氣血虧虛等因素有關。

牛癇的治療應根據病因辨證施治。具體而言:

  • 外感風邪者,可以使用荊防敗毒散、銀翹散等方劑進行治療。
  • 肝陽上亢者,可以使用龍膽瀉肝湯、天麻鉤藤飲等方劑進行治療。
  • 痰熱壅盛者,可以使用清熱化痰、熄風止痙的方劑進行治療。
  • 氣血虧虛者,可以使用補氣養血、熄風止痙的方劑進行治療。

在牛癇的預防方面,需要注意以下幾點:

  1. 加強飼養管理,保持牛舍通風、採光與消毒,預防牛感染風寒。
  2. 合理安排牛的飼養,避免牛過度勞累。
  3. 定期給牛接種疫苗,預防牛感染疾病。
  4. 若發現牛有癇病症狀,應及時送醫治療。

牛癇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牛死亡。因此,養牛戶應提高警惕,做好牛癇的預防和治療工作。

以下是《小兒藥證直訣.五癇》中關於牛癇的記載:

「牛癇,即牛癲也。其狀如人癇,但不發狂,而角直立,口吐白沫,四肢抽搐,大小便失禁,常伴有驚恐不安、叫喊哭鬧等神志異常的表現。其病因多與外感風邪、內傷肝陽上亢、痰熱壅盛、氣血虧虛等因素有關。

外感風邪者,可用荊防敗毒散、銀翹散等方藥治療;肝陽上亢者,可用龍膽瀉肝湯、天麻鉤藤飲等方藥治療;痰熱壅盛者,可用清熱化痰、熄風止痙的方藥治療;氣血虧虛者,可用補氣養血、熄風止痙的方藥治療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