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長虹貫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長虹貫日

病證名,出自《目經大成》卷二,屬中醫眼科範疇。此症特徵為眼白(氣輪)與黑睛(風輪)之間出現赤脈虬絲,縱橫交錯,粗細不一,纏繞風輪,病情較為頑固難治。其病機多因「水泄金元」,即腎水虧虛(水泄),肺金不足(金元),導致肝木失於濡養,風陽上亢,化燥生風,風火相煽,上攻於目,故而脈絡瘀滯,赤脈叢生。

中醫病機分析

  1. 五行失衡:肺金(氣輪屬肺)虛弱,無法制約肝木(風輪屬肝),肝風內動,化火傷絡。
  2. 陰虛陽亢:腎陰虧損(水泄),肝失所養,虛火上炎,灼傷目絡。
  3. 氣血瘀滯:赤脈纏繞乃氣滯血瘀之象,與肝氣鬱結、血熱互結相關。

相關證候

  • 赤脈貫睛:赤脈自眥部貫穿白睛,多因心火上炎或肝肺熱盛。
  • 赤絲亂脈證:白睛血絲紊亂,細密如網,常伴乾澀羞明,屬陰虛火旺或血瘀絡傷。

古籍延伸
《銀海精微》提及「赤脈傳睛」,強調心肝二經積熱;《審視瑤函》則論及「血翳包睛」,與肝經瘀熱相關,可與本症互參。

辨證要點
臨床須分虛實:

  • 實證:赤脈粗大鮮紅,伴灼痛、畏光,苔黃脈數,屬肝肺實熱。
  • 虛證:赤脈細密暗紅,眼乾澀,舌紅少苔,脈細數,屬陰虛火旺。

附:名詞釋義

  • 氣輪:白睛部分,五輪中屬肺,主氣。
  • 風輪:黑睛部分,屬肝,主風。
  • 虬絲:形容赤脈盤曲如龍虬,提示脈絡瘀阻之象。

此症治療需結合整體辨證,或清肝瀉肺,或滋陰降火,或活血通絡,古籍強調「最不宜治」,蓋因涉及多臟失調,非單一治法可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