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膿耳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膿耳(Otitis Externa)

膿耳,又稱耳膿、聤耳。根據《丹溪心法》卷四所說,熱氣在脈搏虛弱的情況下進入耳朵,聚積不散,產生濃稠的液體,導致耳內流膿的病變。膿耳主要指的是耳道內流膿病變,詳情請參閱聤耳條目。

膿耳是耳科常見病,主要由外耳道感染引起。臨床表現為耳道分泌物增多、耳痛、聽力下降等症狀。

以下是膿耳的主要病因:

  1. 外耳道感染:外耳道感染是膿耳最常見的原因。外耳道感染可由細菌、真菌、病毒等引起。
  2. 外傷:外傷是膿耳的另一常見原因。外傷可導致外耳道皮膚受損,病原體便有機會進入並引發感染。
  3. 其他原因:其他原因如免疫力低下、糖尿病等,也可能造成膿耳的發生。

膿耳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症狀:

  1. 耳道分泌物增多:膿耳最典型的表現是耳道分泌物增多。分泌物的顏色、性狀、量等會因病原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。
  2. 耳痛:膿耳患者常伴有耳痛。耳痛的程度輕重不一,尤其在夜間容易加劇。
  3. 聽力下降:膿耳患者常出現聽力下降的情況。聽力下降的程度輕重不一,嚴重者可引發耳聾。

膿耳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種:

  1. 藥物治療:藥物治療是治療膿耳常用的方法。常用藥物包括抗生素、抗真菌藥物和免疫調節藥物等。
  2. 手術治療:手術治療是另一常見的膿耳治療方法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外耳道清創術和鼓膜切開術等。

膿耳的預後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及時性。如果及時治療,膿耳的預後通常良好。若未及時治療,可能出現嚴重的併發症,如聽力下降、面癱等。

以下是膿耳的預防方法:

  1. 保持外耳道清潔:外耳道是人體一個開放的器官,容易受到外界細菌、真菌等病原體的侵襲。因此,保持外耳道清潔非常重要。
  2. 避免外耳道受傷:外耳道受傷是膿耳常見的引發因素之一。因此,在日常生活中應避免外耳道受傷。
  3. 提升免疫力:增強免疫力是預防膿耳的重要措施。平時應注意鍛煉身體、增強體質,提升免疫力。

膿耳是一種常見的耳科疾病。如果出現耳道分泌物增多、耳痛、聽力下降等症狀,應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