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怒氣肋痛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怒氣肋痛

怒氣肋痛為中醫證名,指因惱怒過度,導致肝氣鬱結、經絡阻滯,而引發的脅肋疼痛。此證屬「肝鬱脅痛」範疇,多與情志失調密切相關,常見於肝氣鬱滯、氣機不暢之證候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肝主疏泄,性喜條達而惡抑鬱。惱怒傷肝,易使肝失疏泄,氣機鬱滯,阻於脅肋經絡,不通則痛。肝經布於脅肋,故氣滯時疼痛多見於單側或雙側脅肋部,其痛常呈脹痛或竄痛,並隨情緒波動而加劇。

臨床表現

  1. 疼痛特徵:脅肋脹痛或刺痛,痛無定處,時輕時重,常因情緒激動誘發或加重。
  2. 伴隨症狀:胸悶不舒、噯氣頻作、食欲不振,或見口苦咽乾,舌苔薄白或薄黃,脈弦。
  3. 情志影響:患者多伴有煩躁易怒、抑鬱焦慮等情志不暢之象。

治療原則
疏肝解鬱、理氣止痛為主,常用方藥如下:

  • 基礎用藥:香附、柴胡、青皮、川芎、當歸等,以疏肝行氣、活血通絡。
  • 加減配伍
    • 若氣鬱化火,見口苦、舌紅,可加梔子、黃芩以清肝瀉熱。
    • 若兼血瘀,痛處固定如針刺,可加丹參、赤芍以活血化瘀。
    • 若脾胃受克,脘脹納呆,可加陳皮、茯苓以健脾和胃。

相關證型辨別

  • 肝鬱脅痛:以情志抑鬱為主因,痛勢綿綿,伴見嘆息、胸悶。
  • 肝氣脅痛:多因氣機逆亂,痛勢較劇,常牽及少腹,與怒氣肋痛相似但病機偏重氣逆。

怒氣肋痛反映肝氣鬱滯的病理特點,臨床需結合四診,辨明氣滯、化火、血瘀等兼夾證候,靈活用藥以調暢氣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