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胬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胬肉,中醫名詞,指瘡瘍患處高突於瘡口增生之肉芽組織。見《瘍科綱要》。因其影響膿毒排泄。故應去除之。臨床可用丹藥,或烏梅肉炒炭,冰片研勻外敷去之。餘可見瘡瘍生肌肉條。
胬肉,又名肉芽,是瘡瘍患處高突於瘡口增生之肉芽組織。其形狀如肉芽,色澤鮮紅,質地堅硬,觸之有痛感。胬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,如局部感染、創傷、免疫功能低下等。胬肉會影響膿毒排泄,導致病情加重,因此需要及時治療。
胬肉的治療方法包括:
- 手術切除:適合於較大的胬肉。手術切除後,需要注意傷口的清潔和消毒,以免感染。
- 藥物治療:可使用中藥或西藥治療胬肉。中藥常用於治療慢性胬肉,常用方劑有五味消毒飲、黃連解毒湯等。西藥常用於治療急性胬肉,常用藥物有青黴素、紅黴素等。
- 物理治療:可使用紅外線、雷射等物理治療方法治療胬肉。物理治療可以促進胬肉的消退,但療效較慢。
胬肉的預防方法包括:
- 保持皮膚清潔,避免外傷。
- 增強免疫力,提高抵抗力。
- 注意飲食,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- 積極治療原發疾病,如糖尿病、慢性腎炎等。
胬肉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導致病情加重,甚至引起其他併發症。因此,如果發現有胬肉,應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