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女勞復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女勞復

病名:女勞復,見於《三因極一病證方論·勞復證治》,原指男子病後因房勞而復發,後亦泛指男女病後因房事導致疾病復發之證。此病屬「勞復」範疇,與「食復」、「勞復」並列為病後調攝失當所致之復發證候。
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疾病初癒時,正氣未復,氣血虧虛,陰陽未平。若此時行房,易耗傷腎精,擾動相火,使本虛之體更受損傷。腎為先天之本,主藏精,房勞過度則腎精虧耗,導致正氣不固,外邪易乘虛而入,或內生之邪復熾,使原病復發或加重。

臨床表現
女勞復之症狀多與原發病相關,常見者如:

  1. 虛損證候:頭暈目眩、腰膝酸軟、倦怠乏力、自汗盜汗。
  2. 熱象:低熱不退、五心煩熱、口乾咽燥,甚則陰虛火旺之象。
  3. 原病復發:若原為外感病,可見發熱惡寒;若為內傷雜病,則原有症狀加重。

證型辨析

  1. 腎陰虛型:房勞傷腎,陰精虧耗,虛火內生,症見潮熱、盜汗、舌紅少苔。
  2. 氣血兩虛型:正氣未復,氣血雙虧,症見面色蒼白、心悸氣短。
  3. 相火妄動型:腎精不足,相火不藏,症見煩躁失眠、夢遺滑精。

治法與方藥
中醫治療女勞復以「補虛固本」為主,兼顧清熱或調和陰陽,依證型選方:

  1. 腎陰虛者:可用六味地黃丸或知柏地黃丸滋陰降火。
  2. 氣血兩虛者:宜用八珍湯或歸脾湯補益氣血。
  3. 相火妄動者:選用大補陰丸或封髓丹滋陰潛陽。

古籍論述
《傷寒論》提及「陰陽易」之病,與女勞復機理相通,皆因房勞傷正所致。《三因方》更明確指出:「病瘥後,早犯女色,為女勞復。」強調病後房事為復病之因。

女勞復之概念,體現中醫「病後防復」之養生思想,強調疾病初癒時需避房勞,以固護正氣,促進康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