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女子暗閉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女子暗閉

病名:女子暗閉,出自《秘傳內府經驗女科》,為中醫婦科病症之一,亦稱「室女經閉」,指未婚女子月經閉止不行之證候。此症多因先天稟賦不足、情志失調,或外感六淫,導致衝任失調,氣血瘀滯,胞宮閉阻而成。

病因病機

  1. 腎氣不足:先天腎精虧虛,天癸遲至,衝任不充,血海空虛,經血無源而下。
  2. 肝鬱氣滯:情志抑鬱,肝失疏泄,氣機不暢,血行受阻,胞脈閉塞。
  3. 氣血虛弱:脾胃失調,化源不足,氣血衰少,無以灌注衝任,經閉不行。
  4. 寒凝血瘀:外感寒邪,或陽虛內寒,血為寒凝,滯於胞宮,經脈不通。
  5. 痰濕阻滯:素體肥盛,痰濕內蘊,壅塞胞脈,氣血運行不暢。

證候表現

  • 月經逾期不至,或經量漸少終至閉止。
  • 或伴腰膝痠軟、頭暈耳鳴(腎虛);
  • 或見胸脅脹痛、煩躁易怒(肝鬱);
  • 或面色萎黃、乏力短氣(氣血虛);
  • 或小腹冷痛、四肢不溫(寒凝);
  • 或形體肥胖、白帶稠黏(痰濕)。

治法方藥
中醫辨證論治以調補衝任、疏通胞脈為要,依證型選方:

  1. 腎虛證:治宜補腎填精,方用歸腎丸加減,或左歸飲。
  2. 肝鬱證:治宜疏肝解鬱,方用逍遙散合澤蘭湯。
  3. 氣血虛證:治宜益氣養血,方用人參養榮湯或八珍湯。
  4. 寒凝血瘀證:治宜溫經散寒,方用溫經湯或少腹逐瘀湯。
  5. 痰濕證:治宜化痰除濕,方用蒼附導痰丸加減。

古籍考據
《秘傳內府經驗女科》指出,室女經閉多因「幽思隱慮,積鬱成疾」,強調情志因素對女子經候之影響。另《婦人大全良方》亦載:「女子天癸既至,逾十年無男子合則不調」,說明未婚女子經閉與陰陽失和相關。此症須與妊娠、癥瘕等鑑別,治法重在調和氣血,以復其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