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女子夢交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女子夢交
病證名,首載於《金匱要略·血痹虛勞病脈證並治》,又稱「夢與鬼交」。此症主要表現為寐時夢中與人交合,伴隨頭痛、眩暈、精神恍惚,甚或情緒不穩、言語錯亂、幻視幻聽等症狀。
病因病機
中醫認為,女子夢交多因以下兩類因素所致:
- 氣血虛衰:攝養失調,勞倦過度,致氣血虧虛,陰陽失和。氣血不足則心神失養,夜寐不安,邪擾夢境。
- 情志內傷:七情過極(尤以憂思悲恐為甚),損及心血。心主神明,血虛則神不守舍,虛火內動,擾亂魂魄,故夢交頻作。
證候特點
- 輕證:偶發夢交,醒後疲憊,偶見頭暈心悸。
- 重證:夢交頻繁,兼見面色蒼白、形瘦神疲,或躁擾不寧、幻聽妄語,舌淡少苔,脈細弱或芤。
治法與方藥
以「養心安神、調和陰陽」為大法,臨床常用方劑如下:
-
柏子養心丸
- 組成:柏子仁、枸杞子、麥冬、當歸、石菖蒲等。
- 功效:滋養心血,寧神定魄。適用於心血不足、虛煩少寐者。
-
桂枝龍骨牡蠣湯
- 組成:桂枝、白芍、龍骨、牡蠣、甘草、生薑、大棗。
- 功效:調和營衛,鎮攝浮陽。主治陰陽兩虛、神不內守之證,症見夢交兼汗出、肢冷者。
其他辨證用藥
- 若陰虛火旺,見顴紅盜汗、舌紅脈細數,可合用知柏地黃丸以滋陰降火。
- 若肝鬱化熱,伴胸脅脹悶、口苦咽乾,宜加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鬱。
古籍佐證
《醫宗金鑑》提及:「夢交者,魂不藏而魄不安也。」強調此病與五臟中「心、肝、腎」關係密切,蓋心藏神、肝藏魂、腎藏志,三臟失調則夢寐異常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