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瘧後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瘧後黃,病證名。患瘧後面黃膚黃而目不黃的病證。《證治要訣》卷十:「病瘧後多黃,蓋瘧謂之脾寒,脾受病,故色見於面。」治宜益氣健脾,用異功散加黃芪、扁豆。本證見於瘧疾後貧血。參見瘧黃條。
瘧後黃,又名瘧後面黃,是指患瘧疾後,面色發黃,皮膚也發黃,但目睛不黃的病證。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臨床表現為發熱、寒戰、頭痛、肌肉酸痛、關節疼痛、噁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等症狀。瘧疾的病程一般為3~7天,發作後可自行緩解,但部分患者會出現瘧後症狀,如瘧後黃、瘧後虛、瘧後積等。
瘧後黃是瘧疾的一種常見後遺症,多見於兒童。其發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,但與瘧疾的病理變化有關。瘧疾發作時,瘧原蟲會侵犯人體的脾臟,導致脾臟功能受損,從而影響血液的生成和運行,導致面色發黃、皮膚發黃。此外,瘧疾發作時,人體會大量消耗營養物質,導致體內缺乏營養,也可能導致面色發黃、皮膚發黃。
瘧後黃的治療以益氣健脾、養血和營為主。常用方藥有異功散、歸脾湯、四君子湯等。此外,還可配合針灸、推拿等治療方法。
瘧後黃的預防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:
- 加強瘧疾的防治工作,減少瘧疾的發生。
- 注意個人衛生,避免接觸瘧疾患者。
- 在瘧疾流行地區,外出時應做好防蚊措施。
- 患有瘧疾後,應及時到醫院治療,避免發生瘧後症狀。
瘧後黃是一種可防可治的疾病,患者應積極配合治療,以免病情加重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