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膩苔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膩苔

膩苔是一種舌苔的病狀名稱,指舌面上覆蓋著一層濁而滑膩的苔垢。它的特徵是苔質至密,顆粒細膩,擦之不去,刮之不脫,呈現油膩的狀態。膩苔的形成是由於胃中陽氣被阻,痰濕內盛,常見於濕濁、痰飲、食積、頑痰等病症。

根據《醫宗金鑒·舌診心法》、《景嶽全書·舌診》和《醫學入門·舌診》的描述,膩苔就如同舌上的津液如油一樣,滑膩無法去除,通常與痰飲、食積、頑痰等症狀相關。

膩苔在臨床上常見於痰濕內盛、胃中陽氣被阻的病症。正如《醫宗金鑒·舌診心法》所言:"膩苔,舌上津液如油,滑膩不去,多屬痰飲、食積、頑痰等症狀。"

對於膩苔的鑑別診斷,可以與滑苔進行比較。

  • 滑苔和膩苔都是舌苔的一種,但它們有以下區別:
    1. 苔質不同:滑苔的苔質較薄,容易剝離;膩苔的苔質較厚,不容易剝離。
    2. 色澤不同:滑苔的色澤較淡;膩苔的色澤較深。
    3. 質地不同:滑苔的質地較疏鬆;膩苔的質地較緻密。
    4. 分佈不同:滑苔多分佈於舌中部位;膩苔多分佈於舌根部位。

此外,膩苔也可以與膩垢進行比較。

  • 膩苔和膩垢都是舌苔的一種,但它們有以下區別:
    1. 苔質不同:膩苔的苔質較厚;膩垢的苔質較薄。
    2. 色澤不同:膩苔的色澤較深;膩垢的色澤較淡。
    3. 質地不同:膩苔的質地較緻密;膩垢的質地較疏鬆。
    4. 分佈不同:膩苔多分佈於舌根部位;膩垢多分佈於舌中部位。

對於膩苔的治療應以清熱化痰、健脾利濕為主,可以選用以下中藥進行治療:

  1. 黃連:清熱燥濕,解毒利咽。
  2. 黃芩:清熱燥濕,瀉火解毒。
  3. 白朮:健脾益氣,燥濕利水。
  4. 茯苓:利水滲濕,健脾和胃。
  5. 澤瀉:利水滲濕,健脾補腎。
  6. 薏苡仁:健脾利濕,清熱排膿。
  7. 白扁豆:健脾化濕,利水消腫。
  8. 陳皮:理氣健脾,燥濕化痰。
  9. 半夏:燥濕化痰,降逆止嘔。
  10. 生薑:發散風寒,溫中止嘔。
  11. 大棗:補中益氣,養血安神。

此外,預防膩苔的方法包括飲食宜清淡,少食肥甘厚膩的食物,保持生活規律,避免熬夜,適度運動以增強體質,保持心情舒暢,避免情緒激動,並定期進行體檢,早發現早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