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年壽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年壽為中醫診療與望診之重要部位,其定位與臨床意義於歷代醫籍中略有差異,主要可分為推拿部位與望診部位兩大範疇,以下詳述之:
一、推拿部位之「年壽」
年壽於小兒推拿中為常用施術區域,然古籍記載其範圍略有不同,可分三說:
- 印堂至山根之間
據《小兒推拿廣意》所述,年壽指兩眉間(印堂)至鼻根(山根)之區域。此處為陽明經與督脈交會之所,推拿可調和氣血,多用於小兒驚風、頭面疾患。 - 山根至準頭之間
《小兒推拿方脈活嬰秘旨全書》則以鼻根(山根)至鼻尖(準頭)為年壽。此說涵蓋鼻梁全長,屬脾胃經絡所過,臨床常用於消化不良、疳積等症,配合推拿手法如「黃蜂入洞」以宣通肺氣。 - 單指鼻尖(準頭)
《幼科推拿秘書》獨指鼻尖為年壽。鼻尖屬脾,反映後天之本,此處色澤變化可判脾胃運化功能,推拿此處能健脾和胃。
二、望診部位之「年壽」
年壽於望診中泛指眉心至鼻尖之區域,為面部色診要處,尤重於小兒疾病診察。《嬰童百問》明載:「年壽平陷者主夭,青主發熱主驚。」其診斷要點如下:
- 色青:主肝風內動,常見於小兒驚癇、發熱抽搐。青脈顯露者,多因風邪襲絡或心肝火旺。
- 色赤:多屬肺胃熱盛,見於外感熱病或積滯化熱。
- 色黃而暗:提示脾虛濕困,若兼見凹陷,則中氣不足,常見於疳積重症。
- 平陷或塌陷:先天稟賦不足或久病氣血衰敗之兆,古醫家視為預後不良之徵。
此處望診需結合「五色主病」理論,並參照鼻部不同分段(如山根主心、準頭主脾)綜合辨析。
三、經絡與臟腑聯繫
年壽區域涉及多條經脈:
- 督脈:貫穿眉心至鼻柱,統攝一身之陽。
- 足陽明胃經:起於鼻旁,循鼻外下行,故年壽異常常反映胃腑病變。
- 手陽明大腸經:其支脈上挾鼻孔,與肺表裡相應,年壽色變或與肺系疾病相關。
臟腑方面,年壽尤與脾、胃、肝關係密切,蓋因鼻為「明堂」,脾土之位,而青色屬肝,故臨床辨證需考量五行生剋與臟腑功能失調。
四、歷代醫家見解補充
- 《幼科鐵鏡》提及:「年壽赤光,多生膿血」,指此處紅赤伴光澤,多見於熱毒熾盛之瘡瘍。
- 《四診抉微》進一步闡釋:「年壽黃潤,脾和之象;枯夭者,脾敗之候」,強調色澤潤燥對判斷脾氣盛衰之重要性。
綜觀之,年壽雖為局部診察之所,然其形色變化實為整體氣血陰陽之外現,於中醫診斷學中具深遠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