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毒入營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麻毒入營

病證名,屬麻疹重證之一,指麻疹熱毒熾盛,深入營血分,內擾心神,甚至內陷心包。此證多因麻疹初期失治,或正氣不足,致熱毒未能透發,反內陷營血所致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疹色紫黯,疹點稠密成片,分布不均,或融合成斑。
  • 高熱不退,熱勢熾盛,甚至灼傷陰液。
  • 神志異常,如煩躁譫妄、神昏不語,甚則痙厥抽搐、撮空理線(患者意識模糊時無意識抓摸衣被或空中虛物)。
  • 熱迫血妄行,可見口鼻出血、齒衄、便血、尿血等。
  • 舌象:舌質絳紅,苔少或無苔,舌面起芒刺,或見瘀斑。
  • 脈象:脈數疾或細數,營分熱盛則脈沉而有力。

病機分析
麻疹本為外感麻毒,應從表透發。若熱毒過盛或正虛不能托毒外出,則毒邪內陷,由氣分深入營血。熱毒燔灼營陰,擾動心神,故見神昏譫妄;熱盛動風,則發痙厥;迫血妄行,則見出血;疹色紫黯為血分瘀熱之象。

治法
清營涼血、解毒透邪為主,佐以開竅息風。

方藥

  1. 清營湯(《溫病條辨》):
    • 主方組成:犀角(現用水牛角代)、生地、玄參、竹葉心、麥冬、丹參、黃連、銀花、連翹。
    • 功能:清營透熱,養陰生津。適用於熱初入營,尚未動血者。
  2. 瘟瘟敗毒飲(《疫疹一得》)加減:
    • 主方組成:石膏、生地、犀角、黃連、梔子、桔梗、黃芩、知母、赤芍、玄參、連翹、甘草、丹皮、竹葉。
    • 加減:若神昏加服安宮牛黃丸;痙厥加羚羊角、鉤藤;出血甚加紫草、茜草
  3. 神犀丹(《溫熱經緯》):
    • 組成:犀角、石菖蒲、黃芩、生地、銀花、金汁、連翹、板藍根、豆豉、玄參、天花粉、紫草。
    • 功能:涼血解毒,清心開竅,適用於熱毒深重、神昏發斑者。

辨證要點
需與氣分證(高熱汗多、口渴脈洪)及血分證(斑疹密布、動血耗陰)鑑別。麻毒入營為過渡階段,若未及時控制,可進一步發展為熱陷心包血熱妄行,預後較差。

附註
古代醫家強調「麻宜透發」,故治療時需注意透疹與清營並重,避免過用寒涼遏伏邪氣。若見疹色驟暗、四肢厥冷,為毒邪內閉之危候,需急予開閉醒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