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毒陷肺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麻毒陷肺

病證名,指麻疹病程中,因外感風邪或正氣不足,導致麻毒內陷於肺,引發肺系嚴重病變。此證屬麻疹合併肺炎之重症,多見於出疹期或疹回階段,因熱毒熾盛,肺氣閉鬱所致。

病因病機
麻疹本為外感麻毒時邪,自口鼻而入,先犯肺衛。若正氣虛弱,或調護失當,復感風寒、風熱之邪,內外相引,致麻毒不得透發,反內陷於肺,灼傷肺絡,煉液為痰,痰熱壅肺,肺氣閉阻,宣降失常,故見咳喘氣促、痰鳴鼻煽等症。熱毒深重者,更可耗氣傷陰,甚則內陷心包,危及生命。

臨床表現

  • 主症:高熱不退,咳嗽劇烈,氣喘痰鳴,鼻翼煽動,胸悶煩躁。
  • 兼症:面唇青紫,口渴引飲,尿赤便乾,舌紅苔黃膩,脈滑數或洪大。
  • 危重症候:若見神昏譫語、四肢厥冷,為熱毒內陷心包之象,病情險惡。

證候分析

  • 痰熱壅肺:麻毒與外邪相搏,化熱生痰,阻塞肺絡,故見咳喘痰鳴。
  • 肺氣閉鬱:肺失宣降,氣機壅滯,則鼻煽胸高;氣滯血瘀,故面唇青紫。
  • 熱毒熾盛:高熱、舌紅苔黃,均為氣分熱盛之徵;若熱入營血,可見疹色紫暗或隱伏不顯。

治法方藥
治則:宣肺開閉、清熱解毒為主,佐以化痰平喘。
主方麻杏石甘湯(《傷寒論》)加減。

  • 基礎配伍:麻黃宣肺平喘,石膏清泄肺熱,杏仁降氣化痰,甘草調和諸藥。
  • 加減法
    • 熱毒熾盛:加知母、黃芩、板藍根、魚腥草、金銀花、連翹,以增強清熱解毒之力。
    • 痰熱壅盛:加栝樓、桑白皮、地骨皮、桔梗,寬胸化痰、瀉肺平喘。
    • 氣陰兩傷:若後期見口乾舌燥、脈細數,可加沙參、麥冬、生地,益氣養陰。

變證處理
若見熱陷心包,神昏抽搐,當急用安宮牛黃丸紫雪丹清心開竅;若正虛邪陷,陽氣暴脫,需參附湯回陽固脫。

備註
此證傳變迅速,須密切觀察病情,辨明衛氣營血之轉歸。用藥宜果斷,劑量需足,必要時配合現代醫學措施,以截斷病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