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疹舌苔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麻疹舌苔的中醫辨證與治療
麻疹舌苔是中醫診斷麻疹病情的重要依據之一,主要分為白苔、黃苔、黑苔三種,其變化可反映病邪性質、病位深淺及氣血盛衰。
白苔
白苔主肺熱,常見於麻疹初期或邪在衛分階段。苔色白而薄者,多屬風熱襲肺;若白厚膩,則提示濕濁內蘊或痰熱壅肺。治療上,若屬風熱犯肺,宜辛涼透表,選用銀翹散加減;若兼痰濕,可配合杏仁、桔梗、半夏等化痰祛濕之品。
黃苔
黃苔主脾胃熱,反映邪已入裡化熱。苔色淡黃者,熱勢尚輕;深黃或焦黃者,則熱毒熾盛。若苔黃厚膩,多兼濕熱中阻,宜清熱化濕,選用甘露消毒丹或黃連解毒湯加減;若黃燥起刺,則屬陽明腑實,可考慮白虎湯或承氣類方以瀉熱通腑。
黑苔
黑苔為熱極之象,須辨其潤燥以分病位:
- 黑而濕潤:主熱在血分,多因熱毒深重,灼傷營血,或兼陰虛火旺。治宜清熱涼血,選用犀角地黃湯或清營湯加減,佐以丹皮、赤芍等涼血散瘀之品。
- 黑而乾燥:主熱在氣分,屬陽明熱盛或津液大傷。治宜清氣分實熱,方用白虎加入參湯或竹葉石膏湯,以清熱生津。
舌質與舌苔合參
除苔色外,舌質變化亦需兼顧。若舌紅絳而苔黑,多為熱入營血;舌淡胖而苔黑滑潤,則需警惕陽虛陰盛。臨證時需結合脈象、症狀,靈活辨治。
此辨證方法源自《麻科活人書》,後世醫家進一步完善,強調「察舌驗苔」對麻疹傳變的預判價值,尤其在判斷熱毒深淺及津液存亡方面具有重要意義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