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疹險證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麻疹險證
麻疹險證乃指麻疹病程中,因邪毒熾盛、正氣虛衰,致麻毒內陷、證候危重之病理狀態。此證以肺臟受損為核心,蓋因肺主皮毛,麻疹透發之際,邪毒由表入裏,若正氣不敵,則毒邪深陷,壅遏肺絡,甚則內傳營血,危及性命。
病因病機
麻疹險證多因以下情況所致:
- 邪盛正虛:患者素體羸弱,或調護失宜,正氣不足,無力托毒外透,致麻毒內攻。
- 毒熾壅肺:麻毒化熱,燔灼肺金,肺氣閉鬱,宣降失常,症見喘促氣逆、痰壅胸悶。
- 透發不暢:外感風寒或熱毒壅滯,致疹點隱伏不顯,邪無出路,反陷於內。
臨床表現
依古籍《疹科纂要》所載,麻疹險證可見以下徵候:
- 熱極疹伏:身熱熾盛而疹點隱隱不顯,或出而驟退,色紫暗滯。
- 喘促痰鳴:肺氣壅塞,呼吸急促,甚則鼻煽脅動,喉中痰聲漉漉。
- 神識昏蒙:毒陷心包,可見煩躁譫妄,或嗜睡昏迷,舌絳脈數。
證候辨析
麻疹險證與麻疹逆證、麻毒陷肺密切相關:
- 麻疹逆證:泛指麻疹透發不順之諸般危候,險證屬其重者。
- 麻毒陷肺:專指毒邪內陷於肺,以咳喘痰壅為主,為險證常見病變。
治法探微
中醫治療以「清熱解毒、透邪達表」為大法,兼顧護肺開閉:
- 熱毒壅盛:宜犀角地黃湯(現以水牛角代)合麻杏石甘湯,清營透疹、宣肺平喘。
- 疹伏不透:選用升麻葛根湯加紫草、浮萍,辛涼透表,助疹外發。
- 痰熱閉肺:投以五虎湯(麻黃、杏仁、石膏、甘草、細茶)合葶藶大棗瀉肺湯,瀉肺逐痰。
古籍佐證
《疹科纂要》強調:「麻未出而喘者險,熱極疹隱者險」,揭示肺氣閉鬱與疹毒內陷為辨證關鍵。另《醫宗金鑑·痘疹心法》亦指出:「麻疹不透,反見氣促,此毒陷於肺,最為險候」,進一步闡明肺臟受損之危殆。
此證預後取決於正氣存亡與治療及時與否,醫者當詳察病機,分層論治,以挽危急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