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疹紫黑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麻疹紫黑

麻疹紫黑為中醫病證名,屬麻疹重症之一,多因熱毒熾盛,內陷營血所致。《麻證新書》指出:「麻遇紫色,內熱極也。」此證特徵為麻疹色澤轉為紫黑,並伴隨呼吸急促、口唇及指甲青紫(發紺),顯示熱毒壅滯,氣血運行受阻。

病因病機

麻疹本為外感時邪,若正氣不足或調治失當,熱毒不得透發,反內陷於肺,則成「麻毒陷肺」;若熱毒進一步深入營血,灼傷血絡,則見皮膚紫斑、吐血、衄血等症,此時麻疹色澤轉為紫黑,乃血分熱極之象。《痘疹洩秘》提及:「熱盛吐衄,糞黑秘結者」,此為熱毒熾盛,迫血妄行,兼陽明腑實之候。

辨證論治

  1. 熱毒壅肺
    若麻疹紫黑伴喘促、發紺,屬麻毒陷肺,治宜清肺解毒、透邪外達,可參考麻毒陷肺之治法,如麻杏石甘湯加減,佐以紫草、紅花等活血透疹之品。
  2. 熱入營血
    若見皮膚紫斑、吐衄、舌絳,為熱毒深入營血,治宜清營涼血、解毒化斑,方用清營湯加減,酌加丹皮、赤芍、紫草等涼血散瘀之藥。若兼見便秘、糞黑,乃熱結陽明,可仿《痘疹洩秘》之法,以犀角地黃湯(現多以水牛角代犀角)加大黃,通腑瀉熱,使熱毒從下而解。

藥方舉隅

  • 清營湯:主清營透熱,適用於營分熱盛,方中犀角(水牛角)、生地、玄參清營涼血,銀花、連翹透熱轉氣。
  • 犀角地黃湯:專治血分熱毒,配合大黃可瀉熱通瘀,適用於熱毒熾盛兼腑實者。

此證兇險,須緊扣病機,及時清解熱毒,涼血透疹,以防邪熱內閉,耗傷陰液,轉生他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