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麻證衄血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麻疹衄血,病證名。指麻疹而口鼻出血。
《麻疹新書》曰:「夫麻證衄血,因肺胃中熱毒,迫而上升,初潮得之,原是順候,乃逆邪外移,衄血即是宣毒之意,不必遽止。倘失血太過,恐至亡陽。經雲:‘奪血者亡汗’,用犀角地黃湯加茅根,瀉火、潤肺、涼血為主。」
如麻疹已出而衄血者,須防血虛內陷,治宜降火清肺,用清營湯加貝母、麥冬。
麻疹衄血,是麻疹的一種併發症。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,主要通過飛沫傳播。臨床表現為發熱、咳嗽、流涕、眼結膜充血、口腔黏膜出現麻疹黏膜斑,皮膚出現紅色斑丘疹,逐漸向全身蔓延。麻疹衄血是麻疹的一種併發症,是由於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,導致肺部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,引起肺出血。
麻疹衄血的治療,首先要積極治療原發病,即麻疹。其次,要控制出血,可以使用止血藥物,如雲南白藥、止血敏等。此外,還要注意補充水分和營養,提高機體免疫力。
麻疹衄血是一種嚴重的併發症,如果治療不當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一旦出現麻疹衄血的症狀,要立即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