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馬疥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馬疥,病名。疥瘡之一種,出《諸病源候論》卷三十五,該書疥候分有大疥、馬疥等五種。「馬疥者,皮內隱嶙起作根墌,搔之不知痛」,屬疥之重者,其好發部位略同。治療除個人衛生外,宜內服消風散,外擦用繡球丸之劑。

馬疥,又名馬疥瘡,是一種皮膚病,由疥蟲感染引起。疥蟲是一種肉眼看不見的微小寄生蟲,它們會在人體的皮膚上挖掘隧道,並在隧道中產卵。疥蟲的排泄物和屍體會引起皮膚發炎和瘙癢。

馬疥的症狀包括皮膚發紅、發癢、丘疹、水泡和結痂。疥蟲通常會在手腕、手肘、腋窩、腹股溝和臀部等部位產生感染。

馬疥的治療包括使用殺疥藥膏或乳膏,並保持皮膚清潔和乾燥。如果馬疥的症狀很嚴重,可能需要口服抗生素。

馬疥是一種傳染性疾病,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皮膚或衣物而傳播。因此,在治療馬疥時,應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。

以下是一些預防馬疥的方法:

  • 保持皮膚清潔和乾燥。
  • 避免與患有馬疥的人密切接觸。
  • 如果懷疑自己患有馬疥,應立即就醫。

馬疥是一種可以治癒的疾病。如果您有任何疑問,請諮詢您的醫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