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埋植療法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埋植療法是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,其目的是在穴位皮下埋留異物以治療疾病。這種治療方法也被稱為埋藏療法,而當異物為羊腸線或藥物時,則可稱為埋線療法或埋藥療法。

在臨床操作時,首先需要選擇經過滅菌處理的異物。施術部位需要進行常規消毒,如果選擇埋線治療,可以使用外科縫皮針或腰椎穿刺針進行操作,並且需要注意將線完全埋入皮下,不可露出皮膚。如果選擇埋植鋼圈或藥物,需要在皮膚上作一個0.5-1釐米的切口,並且割除少量脂肪組織後,埋入鋼圈或藥物,最後縫合皮膚並進行包敷固定。在手術過程中需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,以防止感染。手術後,如果出現局部疼痛、低熱、疲乏、全身不適等反應,一般無需處理,這些反應通常會自行消失。但如果感染或反應過重,則需要另行處理。一般每隔20到30天進行一次埋留。

埋植療法適用於治療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胃病、消化性潰瘍、慢性腸胃炎、癲癇、腰腿痛、關節炎、小兒麻痹後遺症等疾病。

根據《醫宗金鑒·外科心法要訣》的記載,埋植療法在古代被廣泛應用,但現代使用較為罕見。古代人們認為,在穴位皮下埋置金屬或藥物會導致氣血凝滯,進而影響血液和氣的流通,出現疼痛和逆行現象,因此在治療局部疾病如瘰癧、癰疽、痰核、乳癰等時會使用埋植療法。而現代人們則主要應用於氣血不通所致的疾病,例如哮喘、慢性支氣管炎、慢性胃病、消化性潰瘍、慢性腸胃炎、癲癇、腰腿痛、關節炎、小兒麻痹後遺症等,以促進氣血的流通和血脈的運行。

埋植療法是中醫一種具有一定療效的治療方法,然而也存在一定風險,因此在使用時需要謹慎評估並在中醫師的指導下進行治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