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馬宗素>的簡介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
名詞介紹


馬宗素

馬宗素,元代著名醫家,平陽(今山西臨汾)人。其醫術承襲金元四大家之一劉完素之學,或傳為劉氏門下弟子,深得河間學派精髓,擅長運用寒涼藥物治療熱性疾病,主張「熱病即傷寒之類」,強調清熱解毒之法在傷寒治療中的重要性。

學術思想與著作

馬宗素秉承劉完素「六氣皆從火化」之理論,認為外感熱病多因火熱之邪所致,故臨證善用黃連解毒湯、涼膈散等寒涼方劑,以清泄三焦火熱。其著作《傷寒醫鑒》(又稱《劉河間傷寒醫鑒》)系統整理劉完素對傷寒熱病的見解,並結合朱肱《南陽活人書》之論述,進一步闡發傷寒與溫熱病的辨證要點。

此外,馬宗素與程德齋合著《傷寒鈐法》,該書以運氣學說為基礎,結合干支曆法推演傷寒發病規律,反映元代醫家對「五運六氣」理論的臨床應用。另撰有《(新刊)圖解素問要旨論》八卷,此書以圖解形式闡釋《黃帝內經·素問》之核心理論,尤其側重陰陽五行、臟腑經絡及病機學說,對後世研究中醫基礎理論具重要參考價值。

臨床貢獻與影響

馬宗素在熱病治療上,強調辨別表裡寒熱,尤其重視陽明氣分熱盛與營血分證的差異,其用藥思路對明清溫病學派的形成有所啟發。其著作不僅保留劉完素學說的精華,更融合宋代以降傷寒學派的觀點,成為元代寒涼派承先啟後的關鍵人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