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脈無胃氣」的意思
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
名詞介紹


脈無胃氣

脈無胃氣,是指脈象失去從容和緩及正常的節律,真臟脈現,表現為弦勁綳急,堅硬搏指,或浮散無根,雜亂不勻等。說明胃氣將絕,五臟真氣敗露,生命垂危,預後不佳。

《素問.平人氣象論》:「脈無胃氣亦死。所謂無胃氣者,但得真臟脈,不得胃氣也。」

胃氣是人體重要的生命活動原動力,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。胃氣的盛衰,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狀況。胃氣虛弱,則會導致一系列的疾病,如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腹脹腹痛、大便溏薄等。如果胃氣進一步衰竭,則會導致脈無胃氣,生命垂危。

脈無胃氣的臨床表現,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:

  1. 脈象失去從容和緩及正常的節律,變得弦勁綳急,堅硬搏指,或浮散無根,雜亂不勻等。
  2. 面色蒼白,神疲乏力,四肢冰冷,大汗淋漓。
  3. 心悸氣短,呼吸急促,胸悶胸痛。
  4. 食欲不振,腹脹腹痛,大便溏薄。
  5. 小便清長,尿量減少。
  6. 舌淡苔白,脈細弱無力。

脈無胃氣的治療,以扶正固本、益氣養血、健脾和胃為主。常用中藥有人參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山藥、大棗等。在治療過程中,要注意調節飲食,多吃易消化、富含營養的食物,避免吃生冷、油膩、辛辣等刺激性食物。同時,要注意休息,避免過度勞累。

脈無胃氣是一種嚴重的疾病,如果不及時治療,可能會危及生命。因此,如果出現上述症狀,一定要及早到醫院就診,以免耽誤病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