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中醫詞典》解釋「悗心」的意思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4-01-15
名詞介紹
悗心,病狀名。指心中煩悶。出自《靈樞·五味》:“甘走肉,多食之,令人悗心。”
悗,通“愦”,煩悶、憂愁的意思。心,指心臟,但在古代,心也指人的精神、情志。悗心,即心神煩悶、憂愁。
《靈樞·五味》中說:“甘走肉,多食之,令人悗心。”意思是,甘味入心,多吃甘味食物,會令人心神煩悶。
甘味食物,如糖、蜂蜜、飴糖、糯米、甘蔗等,都屬於甘味。甘味食物吃多了,會使人體內的血糖升高,從而引起一系列生理變化,如血液黏稠度增加、血管收縮、血壓升高等。這些生理變化,會影響到心臟的功能,使心臟工作負擔加重,從而引起心神煩悶。
所以,悗心是一種由飲食不當引起的心神煩悶的病症。要預防和治療悗心,就要注意飲食,不要吃太多甘味食物。如果已經出現了悗心的症狀,可以通過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。
悗心,是一種由飲食不當引起的心神煩悶的病症。要預防和治療悗心,就要注意飲食,不要吃太多甘味食物。如果已經出現了悗心的症狀,可以通過飲食調理、藥物治療等方法進行治療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