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醫家<毛世洪>的簡介
雲端中醫編輯組 - 最後更新:2025-07-06
名詞介紹
清代醫家毛世洪,字達可,號楓山,浙江仁和縣人,乃乾隆年間著名醫學家,其生平事蹟與醫學著作在江浙醫林影響深遠。毛氏精研《內經》《傷寒》典籍,臨證重視四診合參,尤擅脈學與本草應用,常以簡便驗廉之方救治貧病,體現「大醫精誠」之風範。
毛氏行醫特色有三:其一,承襲錢塘醫派學術傳統,用藥輕靈,注重調和氣機,善用浙產道地藥材如杭白芍、浙貝母等配伍組方;其二,針對民間常見病證,創製多種膏丹丸散,其方劑結構嚴謹,君臣佐使分明,如《便易經驗集》載「七香止痛丸」以香附為君,佐以延胡索、五靈脂,專治氣滯血瘀諸痛;其三,首重脾胃調理,處方多含茯苓、陳皮等健脾之品,暗合李東垣「內傷脾胃,百病由生」之旨。
其代表作《便易經驗集》分三卷,按病證分門別類,收錄內外婦兒各科驗方。卷一載「解暑神效飲」以鮮藿香、佩蘭為主藥,體現吳門醫派暑病治法;補遺篇收錄「小兒急驚秘方」,取鉤藤、蟬蛻息風定驚,反映當時兒科急症處理經驗。另著《濟生養生集》專論食療養生,提倡「藥食同源」,記載浙地民間藥膳方如茯苓粥、黃精酒等製作法,具鮮明地域特色。
毛氏醫著版本流變複雜,現存清嘉慶六年(1801年)文選樓刻本《新刊便易經驗集》、道光五年(1825年)姑蘇掃葉山房刊《增補毛楓山良方》等。其方劑被後世醫家如吳儀洛《成方切用》、費伯雄《醫方論》多所徵引,部分驗方至今仍見於江南民間醫藥抄本。
注意: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,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!